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鄭美里,新聞學士、文化人類學碩士、比較文學博士候選人。曾任女書出版、中時副刊等媒體與文化出版工作;在社區大學、民間社團帶領寫作班、讀書會、成長團體逾15年;擔任萬華社大編採社指導老師獲頒台北市教育局優良教師;生命敘說樂齡課程「故事串起來的人生」獲全國社大特優課程;讀書會「書蠹俱樂部:讀書會的魅力與動力」獲台北市社大「特優」社團;企畫、主持「女書文化夜沙龍」講座,訪談多位女性創作者談創作與生命;著有《女兒圈》(1997)、合寫《女人屐痕:台灣女性文化地標》(2006)、主編《遇合:外省女性書寫誌》(2008);連續四年受邀至靜宜大學所主持的教育部全國大專通識教育計畫「經典閱讀與生命書寫」跨校研討會擔任講席,分享帶領生命書寫之寫作團體的經驗;預計出版《動手寫生命故事:兼及寫作團體的帶領》(2014)

  常民書寫的時代來臨這本結集了二十多位作者的生命故事書註記了一件事實─寫作並不專屬於少數人。回首前塵,書寫使我們了悟:生命縱有艱難,終究亦釀成了甘美。那些擦不去、忘不掉、教人留戀的記憶啊,請回來!追隨著印記、痕跡和線索,讓它們在溫柔的光暈裡,慢慢顯影......二十幾位學員的生命故事,但讀起來並不喧譁,卻像是一條支流密佈的河水,每條支流有各自的起伏跌宕,待匯入生命大河時,一切顯得水平如鏡。而當人們蹲下來凝視水鏡中的倒影時,不再驚慌,不再自憐,更懂得同理,學會寬容,知道生命不是一場幻覺,值得細細回想,用心寫下。林慧君/長庚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二十年前我注意到有一種寫作班,不以文學獎為導向,不以寫曠世名著為目的,只藉文字寫作,釋放壓抑的情緒,整理、發現、挖掘心靈深處的潛藏情結,與自己和解,與家人和解,與過去和解,與社會與這個世界和解,勇敢地告別意識的桎梏,向未來邁進。 古羅馬詩人馬提亞爾說:「回憶過去的生活,無異於再活一次。」是的,藉由寫作,我們重新活了一次,並且在重生中,找到新而真誠的自己。再活一次,真好。果子離/作家

目錄

推薦序:花開花落自有時/林慧君/v
推薦序:再活一次,真好/果子離/ix
代序:繁花勝景的歧路風光/鄭美裏/xiii

【時光塵埃】
懵懂少年/錢猛雄/003
兩個饅頭/安紀芬/006
稻田裡的大煙囪/張慧民/009
小好奇/唐玉卿/013
粉紅色的腰帶/ Shalala /018
浴室,開悟處/ Shalala /020
虎姑婆的故事/夏慧琪/023
早熟/夏慧琪/026

【成長的路】
制服的記憶/錢猛雄/033
口紅盒/王淑珍/038
臺北工作史/楊洋甫/041
從爸爸與我說起/林如瑩/056
心塵微光:生命故事書生命如風/錢猛雄/065
改變我命運的人/薛芳美/076
西門町的電影街/安紀芬/080
作媒記/周蘭新/083
寫給十五歲的自己/ Road /086

【記憶家屋】
分家三件寶/林如瑩/095
助產士的家/黃麗芬/099
信義路與公圳/安紀芬/105
氣味/王淑珍/107
鹿港老家/施弘敏/109
回家的端午節/唐玉卿/115

【感懷身影】
六十年鄉思夢裡圓/張知禮/125
依戀,媽媽的味道/王淑珍/128
魚鱗痣/錢猛雄/131
安南緣起/安紀芬/133
親愛的父親/張慧民/136
阿月姊的微笑/李惠鴦/141
死亡恐懼/唐玉卿/144
重生/林怡馨/149

【事與物】
爸爸累糊塗了/林如瑩/157
下錯車/黃麗芬/162
上帝也瘋狂/施弘敏/168
寵物與我/周蘭新/176
野孩子與樹/劉如意/179
金玉記憶/周蘭新/182
日記本/安紀芬/188

【行者今生】
是誰在夜半敲痛我心房/施弘敏/193
繁花滿樹單眼看/張知禮/201
出走/黃麗芬/204
妹妹的結婚禮物/胡美玲/208
阿福再見/之敏/214
路/陳怡帆/218
韓國泡麵/陳怡帆/220
夜間漫步/王淑珍/222

【附錄】
故事的百衲被/225
【作者簡介】/253
 

代序

繁花勝景的歧路風光──作為寫作團體的帶領人


  寫作能教嗎?如果可以,那麼要怎麼教?很多年來,我不曾停止過這樣的自我詰問。忘了從哪兒聽過一種說法:會寫的人很少(能)教人寫作,而夸夸其談教人的,要小心了,八成是自個兒作家夢碎的失敗者(套句現在的流行語──魯蛇)、騙子。雖我不是詩人、大作家,但也絕不願意混到了一個騙子之流,那麼,十幾年來,前前後後帶領過二三十幾個寫作班或工作坊,又是怎麼回事、都在玩什麼名堂?我的熱情和自以為是的理想,不敢說是原創,那麼它又是出自怎樣的系譜?

  一位法國自傳作家曾經提出「信馬由韁」的自傳書寫策略,他說:「隨便去寫,隨便寫也許是探討重要主題、走最近的路達到最深程度的最佳方法。模仿這種記憶所呈現出的雜亂。因為在搜尋我們的過去時,是沒有清晰的路線的。」這段引文出自自傳研究的經典之作《自傳契約》一書,顯然頗有來頭,那麼我就模仿引文所言,先講講我走入「歧途」、踏上寫作教學的因緣。

  最早是一九九九年的秋天,因好友鄭至慧*的邀約,我們在甫創校的板橋社區大學合開了一門「女性書寫與閱讀」。那時我的主業是報社副刊編輯,曾受女性主義的滋養和洗禮,也有幾年文化人類學的訓練,對於走入社群、將婦運理念推廣給更多人認識,有著模糊卻熱切的期盼。而那些年,關於女性的自傳性書寫在學術界已有了些研究和論述,女界也看見庶民書寫的重要,發起像是「阿嬤的故事」之類的書寫運動。仗著幾年從事編輯和記者等文字工作的經驗,以及我所認同、追求的理念和知識背景,三十三歲的我跟隨直覺和機緣,開始了在社大的教學生涯,不過最直接的原因更簡單,就是和好友姊妹一起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記得第一次上課前,我準備了一堆女性自傳與書寫的講義走進教室,放眼望去,心中一驚:「這,要怎麼教?」每張臉孔是如此不同,有的青春無敵卻又寫滿困惑,有的則是刻畫了歲月的痕跡,這一班包括二十出頭到七十幾歲的姊妹,其中最年長的學員以為是參加女性識字班,她是想來溫習寫字的。我有些傻眼,但隨即福至心靈生出一念:「太有趣了!這樣的不同,真好!」

  震撼教育般的社大初體驗教會我很多事,隨著經驗累積,我也愈來愈理解到教室作為一個生命現場,不同的人帶著各自的經驗、成長的歷史、身分屬性(性別、階級、年齡、性傾向…等)在此交會,有可能激盪出怎樣的「火花」。而社大於我,由最早的玩票兼差性質,漸漸成了我實現理想的夢想國,常常覺得自己何等幸運,教室就是我的田野,報導人都自動送上門;此外,我也愈來愈領悟到自己的生命早已交織在我和學生朋友們的故事之間,我不再是一個和善卻保持距離的觀察者,而是打破距離、投入互動的參與者,並且樂於扮演攪動和催化關係的觸媒,帶動大家透過故事的訴說和分享,探索自己並看見他人。作為一個寫作團體的帶領人、教師,或許不是一個有名的作家,而必須是一個陪伴、聆聽、真誠回應並能夠欣賞不同的生命之美的人,至於文學的賞析、寫作的引導和具體的建議,則是搭配必備的工具箱。

  隨著我漸漸認清自己的角色和使命,從此便成了一個虔誠的使徒,致力於將文學應用在生命(教育)的對話和探索。十五年來,我在幾個社區大學輾轉流離、混跡浪遊,不論是帶領讀書會、文學和電影的討論課,或幾種不同的寫作課──生命書寫、採訪與寫作、生活書寫、關於地方的書寫,全都是基於這樣的信念,我知道並確信:文學和故事能帶我們找到自己,並且尊重、欣賞更多不同的生命。最近幾年也陸續有大學、中學的老師朋友們從臉書上看了我的課堂記錄,找我去和教師分享或者進入班上實做帶領。因此,我又多了機會將寫作教學的實驗,運用在年輕人身上,從中證實了生命書寫和閱讀其實是不分年齡都能獲益的。

  獨裁者希特勒反對藝術,理由是「藝術使我們在應該痛宰敵人的時候,卻感到心軟,忍不住想擁抱他。」文學和藝術一樣,都足以使我們「心軟」,我以為這正是當前愈來愈物質化、疏離化的「硬心腸」時代最最需要的,這是屬於情意的、感性的,也是生命教育中所不可或缺的一環。不知有多少次,我在課堂上、團體中看見好多好多的臉龐,因為閱讀文學、分享故事而散發溫暖的光暈,原本冷硬的線條變得柔和、茫然或批判的眼神被溫柔的淚水濡濕融化,我彷彿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這是文學的力量,一種靜定、悠遠卻具有無比穿透力的溫暖能量。

  至於這本書的因緣是這樣的:二O一三年春天,我應大安社大資深工作伙伴張伊貝小姐之邀,開設了「個人年表與生命書寫」這門課,連續三個學期,每週一次在課堂上,我們談話、回憶、練習和嘗試不同的寫作遊戲,然後給回家作業。我曾為這一班的上課情景胡謅過一首詩〈那些搖晃不去的,請回來〉:

  總是 當夜幕降臨
  想像的星空下
  把課桌椅調弄成圈
  我們圍著篝火取暖 讓文字溜出來跳舞

  一遍一遍的接龍 任故事漫漫溢出
  現實的銅牆鐵壁
  總有些搖晃不去的什麼 勾勾纏
  又或者 和時間競賽
  在茫茫的無意識之海
  虔誠祈禱 釣一尾尾金色的魚

  人人具備的魔法 仙女棒上的星星閃閃
  白髮換童顏 常常撞見那迎面而來的帶傷少年
  嬉笑或孤獨的女孩

  心疼或驚奇 你的我的過往
  生命如此艱難卻又甜美

  那人的咒語不介意反覆 迴旋又迴旋
  因為書寫 一切都會值得
  因為活著 一切都會值得

  這首詩對我來說是非常寫實的,相信每位曾經參與這寫作團體的朋友,讀了肯定會心一笑:「是啊!這的確是我們所親身經歷的。」由於這一班的作品質與量都很不錯,在期末成果發表會時,到場祝賀的蔡素真校長(松山社大校長、開學出版社發行人)跟我提及出版事宜,乃成就了目前讀者手上的這本《心塵微光:生命故事書》。這本集子主要是大安社大寫作課班上學員的作品,也有幾位我在林口社大、從前在板橋社大寫作課的好友共襄盛舉。感謝本書所有的作者,因為你們用心且勇敢地書寫生命故事,才讓這本書有了豐富多采的內容。

  感謝我的知己好友林慧君老師、我所欣賞又敬佩的書評人/作家果子離先生,你們為這本書所精心撰寫的推薦序,讓我們默默的耕耘能夠受到注目和理解。還要感謝一起為這本書殫精竭慮、共同勞動的伙伴──文編兼執編小河(劉如意小姐)、封面設計Lucas,編輯本書期間,我和這兩位認真又優秀的年輕人合作,讓我複習也學到好多荒疏已久的出版事宜。答應為本書推薦的先進、師長們,你們的推薦背書是對本書的最大鼓勵。此外,這本書即將付梓之際,【心塵微光:生命故事書】臉書粉絲團設立,它不只是為了賣書,我們盼望能夠透過這本集子和粉絲專頁邀請讀者好友,跟我們一樣親身感受到說寫生命故事的獨特魅力和意義。

  生命書寫不是少數人的專利或特權,這是一個常民書寫的時代,每個人都是讀者也是作者。如同古老的希臘神廟上所刻的神諭:「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不是無足輕重或自戀自憐的小事,或許是生命中最不能逃避的。願我們在回顧、書寫、故事的交會中,更加認識自己並體會生命的滋味,畢竟所有真切走過的路,縱使艱辛困苦,在書寫中終究能釀成甘美。

鄭美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075176
  • 規格:平裝 / 286頁 / 15 x 21 x 1.4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因為這次疫情大家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寒假,不能出門,大部分人都選擇在家裡「吃吃吃」,不少人看著體重秤上不停瘋長的數字,一邊發愁、一邊規劃著疫情結束之後的減肥計劃。 ... 大部分人可能都準備通過跑步的方式,跟陪自己過了一個寒假的肥肉說拜拜,但是上網一看,鋪天蓋地的都是說跑步減不了肥、跑步容易受傷等等,嚇得你又點了份炸雞壓壓驚…… 下面,讓我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跑步減不了肥? ... 首先就是無法堅持 跑步屬於非常典型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又屬於耐力型運動,很多人堅持不下去的人都會受到朋友家人們的嘲諷,「這才幾天就堅持不了了?你的自控能力也太差了吧」。難道真是我們的自控能力差嗎? ... 其實堅持不下去,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你BIM值太高了!BIM是衡量你身體素質的一個基本指標簡單來說就是「BIM=體重(kg)/身高(m)的平方」這樣一個公式。 當你的BIM值18.5~24之間,說明你非常適合慢跑; 當你的BIM值介於24~28之間,說明你的體重超標了,建議從快走開始; 當你的BIM值大於28,說明你不適合跑步,先從最基礎的體能訓練開始吧 一個好的開端,從了解自己開始 ... 沒有目標 很多人跑步都是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開始的,剛開始都有勢必要跟自己的肥肉「一刀兩斷」的激情。但是激情過後,每天單調疲憊的長跑還是勸退了一大批人。 所以,跑步之前一定要有目標,第一周在身體最不適應的時候,不推薦每天都跑,建議一周3~4次,隔一天一跑,可以從散步或快走開始,逐步提速,循序漸進的進行,才能讓你堅持下去。 有條件的小夥伴也可以找找組織,參加個慢跑俱樂部什麼的,或者約個朋友一起跑,互相監督。 ... 腿越跑越粗 我想這個問題是勸退大部分小夥伴的「罪魁禍首」,本來是帶著減肥瘦腿的目的來的,現在變肌肉腿,更難看了。 這個問題是因為跑前的熱身和跑後的拉伸沒有做到位。跑步後的大腿和小腿都處於充血的狀態下,及時、正確的拉伸,不僅能有效防止肌肉拉傷和緊繃,也能塑造腿部的肌肉線條。 ... 各種痛 這點包括兩個方面,一種是近期的;一種是長期的。 近期的疼痛,表現在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因為常時間的不運動,突然開始的跑步會帶來大腿小腿甚至是全身的酸痛。這主要是因為「乳酸」的分泌,高強度的運動讓大腿進入了無氧運動模式,分泌了大量的乳酸,這種情況會在3~7天的時間中,乳酸逐漸代謝完畢後消除。 長期的疼痛表現在關節型疼痛,比如膝關節疼痛以及跟腱疼痛,這種關節型疼痛主要是關節磨損帶來的。因為跑步過程中,關節的磨損是無法避免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健身大咖們從不推薦減肥的人們直接通過跑步進行減肥。 ... 但是這些問題也可以通過正確的跑姿和合理的拉伸來避免: 1、跑步時,目視前方,挺直腰桿,身體前傾。 2、跑步手臂姿勢:前不露肘,後不露手。 3、上半身放鬆、下半身收緊,落腳時腳尖向前,膝蓋略彎曲。 4、鞋帶系的時候注意前緊中松後緊。 5、慢跑時,後半腳掌落地,落地時,自然向前滾過,交替前進 ... 除此之外,之前說的有效拉伸動作,也可以有效避免肌肉損傷。 當然,在跑步過程中,無法絕對避免關節損傷。因為如果大腿和小腿是兩個機械槓桿的話,膝關節就像是連接兩個槓桿的軸承,每一次運動,都是對軸承的一次磨損。所以,在跑步減肥的過程中,應適當加上一些肌肉訓練,增強膝關節的承受能力也是必須的。 沒有合適的跑步裝備 在打籃球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被叫「裝備黨」,仿佛一身名牌裝備就是「裝x」的代名詞。但對跑步運動者來說,一身舒服的跑步裝備是必不可少的。 速乾衣,排汗+保暖,你的必備之選」; 運動手環,隨時監控心率; 護膝,一定程度上能保護你的膝關節。 ...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跑步鞋。而且跑步鞋不能跟風,不是貴的就是好的,因為人們的腳型不一樣,跑步時你的腳的舒適度很重要,所以建議去店裡多試幾雙,找到最適合你的鞋子才是最好的! 看完之後,你還覺得跑步瘦不下來嗎?只要你找到對的方法,並且堅持下來,還怕瘦不下來嗎?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fit/8k4mv44.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5729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芬園消化功能異常中醫推薦國姓鄉肌肉疼痛治療中醫員林便秘或腹瀉治療有效中醫診所中州科大附近推薦淺眠或多夢中醫推薦
國姓鄉容易冒汗看什麼科 花壇打嗝治療中醫 治療有成效的溪湖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伸港下背酸痛治療中醫 員林瞳孔擴張或收縮改善中醫診所 溪湖中醫診所這間很大推,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埔鹽失眠看什麼科 埔鹽打嗝改善中醫診所 這間鹿港中醫診所很大推,睡眠障礙改善很多中州科大附近推薦胃脹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芳苑發燙感治療中醫 最推薦的溪湖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swb7hjwv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